礦用壓風自救裝置有哪些優點?
礦井壓風自救裝置是一種長期使用自救設備,利用地面壓風機將無害化的空氣通過壓風管送至壓風自救裝置,用于災難或毒氣侵害時供人呼吸。主要用于煤氣和煤氣突出的煤礦井下救災防護,安裝在洞室、有人工作的地方和人員流動較大的井巷,也可安裝在掘進和回收工作面。煤氣和煤氣突出前有預兆時,入井人員可就近進入壓風自救裝置,打開閥門避災,等待救援。
礦用壓風自救裝置優點
煤礦壓風自救裝置解決了老式壓風自救器在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將頭伸進布袋以遮蔽視線,無法了解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而產生情緒焦慮、影響自救等問題。礦難發生后,如果煤礦工人長期使用老式壓縮空氣自救裝置,長期呼吸不過濾干凈空氣,很容易對身體,尤其是肺部造成很大傷害。陳舊的壓風自救裝置由于風聲不能調節,噪音過大,容易加重工人的情緒。
壓風自救裝置的管理與維護
1、自救設備管道系統必須有保護措施,以防止災變破壞。
2、在井下所有安裝的壓風閥或壓風自救裝置的位置必須有鮮明的顏色標志,進行標記管理。在標牌上應注明供氣閥門的規格、供氣量、壓風自救裝置的型號、自救袋的數量、位置等。
3、壓風自救裝置回采工作面進、回風巷和掘進工作面壓風管支氣管的支管距離工作面不超過50米,在采掘工作面上用高壓軟管。
4、進入井下主要硐室、避難硐室的壓風管路應至少敷設至硐室口處。
所有巷道壓風供氣閥氣供應閥或壓縮空氣自救裝置應安裝在寬敞、支撐良好、無雜物堆積的人行道側。壓縮空氣自救裝置的呼吸袋高度離底板不大于0.5m,方便現場人員自救。以下不能有溝槽沒有蓋板或蓋板不全的現象。
壓風自救裝置的出風口間距不應大于100m。災害發生時,人員可能避險的地方、所有采掘作業地點、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避難室、救生倉等必須設置壓風供氣閥,所有閥門出風口均應設置減壓降噪裝置。
井下所有人員作業巷道均應鋪設壓風管道。井筒、井底車場、水平運輸巷道設置風壓管道,進入采區巷道設置風壓管道,進入采掘工作面、主要洞室或避難洞室設置風壓管道,管道能力應滿足作業場所Z有用的空氣量需求。